早在1967年,捷克导演 Radúz Cincera就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推出了史上第一部交互式电影《自动电影》(Clovek a jeho dum),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红绿按钮来投票决定后面的剧情走向;在1993年,有一部20分钟的短片在装有特殊座椅的剧院里放映,观众可以通过座椅上的摇杆选择剧情;索德伯格导演的美剧《马赛克》,也有着交互式的雏形,它创造了一个叫“马赛克”的app,让观众可以在app里看这个故事,但并不是以一集一集的传统形式播出,因为故事讲了一名儿童作家被杀,所以在app里,可以看到她身边所有亲朋好友接受采访的短视频,然后,观众可以通过这些采访,判断谁是凶手,选择专属于自己的故事线。甚至就连戏剧界,在上海热演了很久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也是这样的交互式体验,观众跟着不同的角色走进不同的房间,就能看到不同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