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想要一个名分
原创: 张记杂货铺 张记杂货铺 2020-07-17
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参加私享会
大家好,我是「私享会第0期」第二次会议的案主,在杭州工作的淘系电商运营。
为什么会从事电商运营呢?
我是河南人,毕业之后一直在家乡从事电商工作,2016年初,熟人的朋友想找个淘宝店长负责店铺日常运营及团队管理,直接找到了我,因为杭州的电商发展和物质收益均好于河南,同时我认为在杭州更有利于我实现做大IP的理想,考虑之后离开家人妻儿独自来到杭州。
无独有偶,我现在的公司老板也是来杭州时的老板介绍的,2018年3月我正式接触了现在的公司。
现在的老板是2017年底开的淘宝店,当时主要业务还在微信上,没怎么打理,开了几个月, 10万左右的业绩,附带着做的。
2018年3月底,我以外派的身份来到公司开始接触店铺运营,7月1日正式上班。因为是介绍过来的,当时谈公司全部业绩大于200万月业绩,纯拿1%的业绩提成 ,不到200万拿15000底薪,当时公司业绩120万左右。
2018年7月开始,做了一系列的操作,第一个月,10万提升到30万;第二个月40万;第三个月60万,到2018年底,淘宝店累计做了700万纯业绩,加上微信业绩,共计1200万。
2019年,淘宝店铺进入加速期,公司纯业绩3600万。7月份,老板把提成改成只拿淘宝店铺的业绩,不拿微信,当时微信业绩100万/月,虽然不乐意,想想也没多少就没有在意;11月,又变成淘宝店业绩,提成0.25%+底薪。算了一下相差挺大,老板就说把分成门槛提到500万/月的时候,我没有同意,后来又把微信业绩算在提成范围之内,老板同意执行。
这是业绩分成的一个变化。
还有一个是人员之间的矛盾,老板的表妹是我们公司的一员,同时也投资了公司股份。
刚刚来公司的时候,老板表妹做品牌对接兼微信个人号工作,我负责淘宝店工作;随着淘宝团队人员增加,淘宝店铺业绩占比不断提高,表妹2019年也开始逐渐介入淘宝店铺的运营工作,指手画脚,矛盾不断,拉帮结派;年中,我跟老板反应过,但老板没有表明态度。
我开始有点消极,管理团队也不够积极,表妹就直接接手了团队;我专心做流量拉新和提一些优化建议,具体的落地和实施没有怎么参与,后来老板因为这个找过我谈话。
业绩分成的变化把妻儿接来身边的心愿彻底破碎;团队内部拉帮结派的工作氛围也让我非常压抑,回想起2016年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发展前景和IP理想独自来到杭州的我,开始对未来有了极大的不确定和困惑。
时间上迎来了双11,我准备做完年底辞职回家乡,双11过后,微信跟介绍我过来的前老板说了一声准备年底辞职的想法;没过几天,老板微信说改提成,说公司明年的规划和打算,我直接开门见山的告诉老板,按照这个薪资没什么发展前景。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你是多少分的运营》。
之前我经常参与各种不同的运营会议,希望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解答的我的困惑,在看到《你是多少分的运营》的时候,我其实也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和好奇,试试不同的东西是不是会比现状好一些,而且私享会第0期收集问题的方式更加具体和针对,给了我更多的期待。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联系了亮哥,亮哥告诉我,因为一些现实原因会议暂时只能在上海,而我的坐标在杭州,需不需要考虑一下参与成本的问题。
比起成本我更想解决我的困惑,在投递给亮哥的简历中,我写下了我的困惑:建立完整的底层逻辑,感觉我太碎片化了;困惑如何向上管理,如何对下管理,如何平级管理,寻求自我突破;如何提升和规划,上升运营总监或经理的路径或方向。
第一次会议的见闻
亮哥根据所有小伙伴的时间的确定了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十二月二十二号下午一点。
去上海的前一天晚上挺兴奋的,脑海里想着期待着跟大家见面,想想第二天如何的自我介绍,见面后有什么惊喜,会有什么收获;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什么样的形式;什么都想 - -!最终,晚上失眠了,早上8点就醒了,哈哈哈。早上收拾收拾就出发了,到了上海之后,在大马路上走走停停,12点就到指定的集合地点,早到了1个小时。
在园区转了一圈,找到指定的地方,发现亮哥竟然比我还早到。见面打完招呼,闲聊了一会,发现亮哥本人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相处多了,挺和气的,哈哈。我以为会是很严肃的一个会议,显然亮哥不是一个严肃的人,更期待下午跟大家的见面了。
小伙伴们陆陆续续都到了,会议室集合,大家第一次见面,看得出大家都挺期待的,场面很随和、客气。接下来,在亮哥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做了自我介绍(以下均为化名)。
文嘉,传统移动互联网SEO+学校(我们小时候上学的那种)+电商。
程诚,在线教育行业B端服务。
蔡纶,线下教育机构业务。
李林森,二次元+社区运营。
元茂,垂直行业知识服务操盘手。
再加上我,电商店铺运营。
这就是「私享会第0期」的全部组员。
听着大家每一个人的自我介绍,让我不禁有些疑惑,我的问题中虽然没有提及电商,但是不会跳出电商的大框架,跟我不是一个同行背景的组员们,真的可以很好的帮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吗?
这个疑问,让我会议之前的期待有些回落,因为如果不足够了解的话,很多东西会比较费劲。
经过了自我介绍,下一个环节就是每个人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组内票选确定选题会议顺序。
「来,李林森,你的问题是什么?」亮哥拿出一支笔。
「中层管理如何承上启下。」李林森说完,亮哥转身在白板上写下。
然后大家一个一个说了自己的问题。
我:如何提升团队向心力和积极性。
文嘉:结合社交场景的B端电商运营怎么做。
程诚:如何培养中层管理。
元茂:如何获取微信生态之外的流量。
蔡纶:如何把「运营」更好的运用在教育培训行业中。
然后所有人开始对所有问题进行投票排序。
元茂的问题很快确定了第一的位置,流量永远是大家永恒的话题。
然后把已经选好的问题摘走,重新投票,以这样的模式循环往复,直到排好顺序为止。
然后最终的问题顺序就是:
元茂:如何获取微信生态之外的流量
我:如何提升团队向心力问题(共同目标)和积极性
文嘉:B端电商运营怎么做,尤其结合社交场景
程诚:如何培养中层管理
李林森:中层管理如何承上启下
蔡纶:如何把「运营」更好的运用在教育培训行业中
确定顺序之后,会议中心立马向元茂的问题靠拢。
同时,在确定会议主题的同时,亮哥让大家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保证谈话内容不被泄露,打消了大家关于数据等商业机密的顾虑。
「元茂先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目标之类的,然后大家就可以围绕他的问题向他提问了,什么都可以问,只要是围绕问题的,大家要问到他痛,他很难受,非常确定这个问题就是他要解决的就可以了。」亮哥说完这些递给元茂一支笔,让他把关键点写下来。
元茂的公司是做知识付费的,针对的用户是小B端室内设计师,因为他们微信端的流量已经尽量在开拓了,但是有一部分是接触不到的,于是他们想在微信之外做一下尝试。
他说完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对他进行提问了。
我:客户群是个人还是?
答:算是小B端,室内设计师。
我:个人用户不考虑?
答:如果2020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会转到C端。算是备选,更想要服务室内设计人群,如果转到C端的话,可能链接的是建筑师或施工队,竞争会特别激烈,现在还没那样的竞争力。
程诚:你们的课程在行业里面是什么层次呢?
答:内容质量中等偏上,体量是行业第一。
蔡纶:价格呢?
答:价格偏低。
文嘉:能不能分析一下产品的优劣势?
答:优势:定价便宜,因为有课程打包,同行业竞品一般都是单节售卖。
缺点:知识比较集中,因为有行业细分,内容质量在施工这一块是比较强的,方案会比较弱。
内容做到中上质量,因为有比较垂直的部分,如果要做行业的百科全书,会遇到内容下降的问题。
李林森:公司里面做内容的,或者是你们老板在行业里面特别有影响力嘛,可以做kol的,有IP形象吗?
答:老板本身是没有名气,但企业在深化,IP形象是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司是IP。
在一轮一轮的提问之下,元茂的问题也有了更加细化的矫正:寻找不同渠道的流量,不会的流量渠道希望有人提供建议(微信生态之外)。
到这个时候,我感觉我可以为元茂提供一点点想法和建议,当然,是电商范围内会经常使用的方法。
确定好问题的关键之后,大家纷纷为元茂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蔡纶:流量需要一些低成本获客的手段。可以做站群增加曝光次数,SEO会相对便宜;使用QQ来进行营销,有些成本很便宜。
文嘉:SEO和站群,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可以把跟设计相关的细分部分一起做成大的站群;百度知道,百家号可以尝试。
李林森:单向变成双向,提高互动,寻找更好接近C端的点,偏怪异的推广可以尝试。APP里可以添加一些其他辅助功能,提高用户留存和活跃;QQ、快手、闲鱼营销都可以进行尝试。
程诚:流量是为了变现,最终变现到微信社群或APP,把公共流量变成私域流量。可以尝试资源裂变;讲了很多抖音方面的窍门,强调了做视频需要重视的点,更多的还是强调了转化必须及时。
我:抓C端是手段,构建B端的闭环,吸引小B激发复购能力。因为元茂的主要用户是小B端,所以通过社群运营C端等方式来吸引B端,可以抖音吸引C端,做用户矩阵;采用阶梯价格的方式吸引(类似流利说试听模式);微博推广新号的成本会更加便宜;如果做淘宝,需要专业团队。
大家提建议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记笔记,等到所有人完成发言后,我看到笔记上不同角度的建议、看法和方法的时候,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背景不同。
因为立场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方式。
尽可能的多角度,就可以尽可能的模拟出更多的场景和做法。
跳脱出去,就会有新切点。
之前回落的可以让我失眠的期待感,突然回来了。
第二次会议:轮到我了
会议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坐在上海回杭州的高铁上,我又仔细在脑海中复盘了整场会议的经过和大家的观点。
通过提问反复澄清痛点问题,确认痛点问题之后组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方法。
有些方法确实是不接触相关方面的人完全想不到的,而根据不同的做法更是可以得到延伸和新观点。
那……他们会如何看待向心力的问题呢?
我隐约有些期待,同时也有些兴奋,好像在往对的方向前进。
然而当时的我没有想到,我的会议会比元茂的复杂曲折很多。
会议一开始便是上次的案主元茂告知我们他那边的执行进度。
案主需要在组员们的建议中选择执行项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执行得到的反馈或问题需要与组员们同步,以便更好的检验建议可行度并且监督案主。
元茂给到的反馈是:已经根据执行项开始为获得新的流量做准备了,之前像没头苍蝇一样的方向问题现在心里踏实了,知道要怎么一步一步落实,抓取流量的工作步入了正轨。
每次会议开始前的保密协议之后,接着便是直接进入我的主题会议。
经过第一次会议的相处,会议氛围轻松了许多,我也很自然的接过亮哥手中的笔,介绍我的问题背景。
我的电商团队现在不到20人,一开始老板只是做微信代购,慢慢业绩起来之后想转移到淘宝做电商,然后经人介绍找到了我。
18年3月我进入公司,业绩不到1000万;而到了19年,公司的整个业绩达到了3600万,在这样的增长下,老板有表达过希望2020年是不是可以达到1亿的业绩,现在为了这个目标我很难受并且不自在,因为团队整个的向心力不太行,导致整个的效率在我个人看来没有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并且老板的表妹在公司占有了很大一部分权力,我觉得很多时候我根本使唤不动手下的人,现在我认为1亿的目标非常难推动,就想寻求办法解决。
我也向组员们介绍了团队里面每个同事的工作分工,团队整体的状态就是:效率不高,积极性不高;做过培训,收益较小;团建较少。
「所以我现在很困惑要怎么通过提升向心力完成目标,但是表妹也总是会插手我负责的部分,最后事情反而复杂了。而且现在老板把我的绩效提成比例也下降了。」介绍完之后我看向大家,准备接受提问。
如何提升团队向心力和积极性。
亮哥:所以把问题换成了如何做到一个亿是吗?
答:是老板给我定的一个亿,但是我觉得是从这一块提升,公司比较薄弱的地方。
元茂:那你对每个岗位这种,比如说你怎么考评他的绩效呢?就比如考评这几个岗位。
答:没有绩效,没有考评。
文嘉:现在表妹和你有没有冲突?
答:有。
文嘉:整个团队里面有拉伤的感觉呢?
文嘉:是因为表妹可能起到一些作用?
答:只要我管的太严了,就会去找表妹哭诉。我想开掉能力不行的人,表妹就说这个人还挺好。
文嘉:之前有和老板去沟通管理上遇到的这些问题吗?
答:说过,包括表妹这个情况。
亮哥:怎么说的?
答:她一直以为是年龄代沟问题,因为都是女孩子,但是我在其他公司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个人沟通都很顺畅。我之前招的推广也是因为工作氛围离职了,觉得没法沟通。
经过了组员们好多轮的提问,也问到了我绩效为什么下降的问题。
「降低绩效我没有同意,但是还是执行了,说就是先定着。」
「所以,大家可以帮他把问题澄清一下吗?他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亮哥起身,看向组员们。
组员们开始表述自己的看法:
老板不懂管理,怎么让她懂管理;团队关系有问题,存在小团体怎么解决小团体的问题;团队能力有问题;组织架构的问题,激励问题(KPI和考核);裙带问题等等。
然后大家一致矫正问题为:如何解决向上管理的问题。
我看着白板上写下的问题,一时也犯了难,向上管理的问题现在确实很重要,也是我现在急需的,可是向心力问题和达成目标也很重要。
问题是不是他们说的这个问题,我很困惑,这一场会议不一定能解决我的问题。
希望快点找到真正的痛点。
「啊对了,我下周就要根据绩效的问题跟老板谈话,所以……」我看着问题,补充了一句。
「所以今天的会议很及时」亮哥接话「你可以根据我们帮你矫正的问题思考一下对向上管理的期望,动作,效果,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是不是最终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期望。现在的我对向上管理期望什么?
因为表妹总是插手我的部分,我希望可以分工明确。
管理上很混乱,责任制也很重要。
每一个人都没有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我的绩效也不固定,激励方案肯定是需要的。
分工明确;责任制;激励方案。
我表达了我的想法之后,亮哥便带着我们进入新一轮的问题澄清。
我们讨论了我的期望,我告知组员们老板其实在做这一块的方案,我有给一些建议但是不是非常细节,基本都是老板自己在做;老板总是觉得我会出去单干,有些不交心,我确实没有能力单干也不打算单干,老板却一直觉得我会单干;供应商方面老板也卡的很严,之前还经常因为沟通不及时出现过问题,团队里所有人都可以联系到供应商沟通,但是我不能,再加上表妹,我感觉真的很没意思,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好。
「你跟老板交流多吗?」亮哥问。
「见面沟通一个星期一两次吧,主要是微信交流,我会给她分享好的管理文章。」我回答。
「你会给老板单独分享管理类文章?」亮哥有些惊讶。
「是的」我说,「因为老板说她自己不懂管理嘛,我觉得好的文章我会分享给她。」
亮哥笑了笑,说:「你问问他们,老板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把知识分享给我们。」元茂答。
原来我做了老板在做的事情。
有点聊不下去,还是亮哥站了出来:「我们现在给他提几个建议:开始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先提一轮,看看反馈是什么,然后往下推,问题没有完全暴露,之后可能会暴露。」
问题还没有暴露吗?
其实聊着聊着我已经感觉向上管理的问题比我想象的严重多了,但是亮哥却说这并不是问题。
还会有更痛点的地方吗?
不是向心力,不是向上管理,会是什么呢?我们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找问题上了,但是反复下来还是没有找到,我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没办法解决了。
我应该给自己做一下心理建设,哪怕没解决的心理建设。
可能大家也需要时间思考一下,就短暂的暂停了一下会议,开始闲聊了起来。
亮哥:我们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他到底在思虑什么。
文嘉:要不要继续留杭州。
李林森:要不要留在这家公司。
蔡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方向,杭州和郑州之外的,公司去留问题。
元茂:留应该更多一点,去应该更少一点。
「我是河南人,在家乡那边做了两年电商之后来的杭州,家人也都在河南那边,所以老板给我降低绩效确实很不能接受,想把家里人接过来怎么都需要一套房子吧,可是现在这个样子没办法的。」
「本来绩效还是可以的,1%,我工作也会比较有冲劲,现在一下子降了好多,就跟普通上班没什么区别了,做得好多不了多少,做得差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想离职的心思也动了一点。」
「没有绩效,也没有什么认可,心里总觉得有些憋屈,我还一个人在杭州这边。」
「甚至还想过下周的谈话随便谈谈提离职算了。」
「噢对了,我还没有签合同。因为是介绍过来的,所以没签。」我顺着他们的话头往下说,突然也想到了我其实没签合同,之前一直没提的信息。
话音刚落,休息时间结束了。
李林森:工资是避税发的吗?
我:那我不知道了,我谈的是到手的。
李林森:老板有说过后面会和你补签,或老板提过说想补劳务合同这东西吧?
我:没有,我是准备下周三跟老板一起谈这件事。
文嘉:公司有交社保,里面应该是有一个事实的。
亮哥:问题是他交社保的,没有合同,那么他的合同在哪?社保挂在哪家公司上?
李林森:你们公司其他员工有没有劳动合同你知道吗?
我:有。
亮哥:程诚呢,现在有这些信息是不是更清楚了。
程诚:我感觉他是要一个名份。
我:确实有这个考虑。
程诚:不管向心力也好,其实需要有个大家能够认同你的事吗?但是你说没有签过合同,然后还有一个表妹在。
亮哥:其实是想要一个名份的对吧,如果想要一个名份,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呢?
我:这应该不算问题吧,应该很好解决吧,只要到时候一提签合同应该的。
亮哥: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你一年了吧?
我:应该……一年倒没有。
亮哥:换个话题,如果今天没有一个亿的小目标,你会纠结向心力问题吗?
我:不会。因为我本身打算就干到年底我就不干了,然后找我一谈,那我觉得还是有戏。就像刚刚说要一个名份,有了名份,做事肯定是有动力的,然后下面你再去想办法解决。
亮哥:其实在没有名份之前,其实你都没有动力去解决团队管理的问题。
我:本来是有动力,但是提成也降了。关键是推不动。
亮哥:所以大家到最后找到他的问题点到底是在哪?
我:我也想起来刚刚没说合同的事情。
亮哥:好,他现在要名份了。不给你名份,那些东西都推不下去嘛,应该这么说是吧?
我:也不是推不下去,就是心里面觉得可能哪一天就决裂了。
亮哥:没有什么决裂的,都没合同啊。
我:是啊,所以我就担心就在这儿,我担心哪一天就是老板会过河拆桥,说让你走就走啊,这是一点。
李林森:就你和老板其实彼此都担心,她担心你出去,然后你担心过河拆桥。
我:可能就是这一点吧。
亮哥:现在是回归到为了名份,要建立跟老板之间的信任,老板要信任你,你也要信任老板。
我:对。
亮哥:那么应该开始做哪几件事?应该不要再做哪些事了?应该继续做哪些事?
我其实还记得,当时的时间已经很晚了,按照第一次会议的时间算,几乎是会议要结束了,但是现在突然找到了痛点,还真的有点像在坐过山车。
我确实没有一个「名份」太久了。
确定了真正的痛点之后大家也显得情绪比较高昂,像是攻克了一道困苦已久的奥数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想法。
文嘉:加强沟通,拆分目标(人、流程、交流、制度),不要踩老板底线且态度不能消极。
程诚:明确底线和分权,不要跟表妹有冲突和单独分享老板文章,谈话一定要明确底线,必须推进分工。
元茂:明确老板的期望和人员归属,强化上下沟通。
蔡纶:明确HC,增加新人,团队建设要加强,远离负面情绪,学会展示工作成果。
李林森:上下信息必须同步,签合同,多跟老板交流,团队建设加强。
听着大家的建议,我也渐渐开始规划起了我的谈话计划。
我的选择,我的谈话,我的结果
根据大家的建议和分析,我觉得几乎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去执行,都对现在的我来说太重要了。
下表是我的最终的执行项:
开始做
按月拆解目标,拆分工作事项的依赖(人、流程、交流、制度)
加强与老板的沟通,明确目标阻碍、期望与定位
周三明确底线,达成一致
达成长期股份分权协议,签订劳动合同
和表妹加强沟通
招人,明确HC
加强团建和团队培训
与上下的信息同步(会议、绩效等)
停止做
不要再问供应链或供货商
态度不能消极
不要再发管理类文章
不要和表妹有冲突
继续做
会议继续,群发纪要
工作结果一定呈现
回到杭州之后我就开始根据上述的表格着手准备谈话的事情,但是本来周三的谈话突然提前了。
有些突然,不过还好我现在比之前更明白问题在哪些地方了。
谈话有一种在计划内的顺利。
最终通过谈话跟老板确定了这些:
2020业绩目标5500万,制定
公司架构划分已划分,2020执行
人员激励方案讨论,2020执行
人员考核绩效制定,2020执行
团队培训学习预算确定,2020年执行
团建费用预算及时间确定,2020执行
扩大团队人员,招募进行中,正在执行
这些是谈话的成果,我知道除了谈话还有更多的行动需要付出:
已完成
按月拆解了2020的所有目标工作,已在员工大会上公布
明确老板期待和定位的时候完成了责任和分工的划分
供应方面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督促老板及时沟通,同时着手准备对接不及时的应急方案
执行中
加强与老板之间的沟通,有意识的多与老板沟通
招聘权利获得,自己部门的员工可以根据表现来进行考核和分配绩效
团建方面,年会已经结束,在准备下一次团建的时间和地点,也联系了团队培训
上下信息同步,有意识的培养大家和我自己的习惯
加强与表妹的沟通,主动找表妹沟通考勤和绩效的细节问题
克制自己的消极态度,不给老板发管理文章,尽量不与表妹发生冲突
工作成果和会议纪要群发,正常的会议不能落下
签订劳务合同
在进行上述执行项的时候,我也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
与老板进行谈话的时候,一旦我很坦诚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老板也是很坦诚并且十分愿意沟通的。
其实表妹并没有那么难以沟通,我们一致的地方比我想象的多。
团队里的大家虽然暂时性的团队意识不强,但是在我新的尝试沟通中,是能感受到大家的友好和体谅的,希望之后团队能越来越紧密。
最后,我的劳务合同已经在拟定了,你们看到案例分享的时候应该已经签订了。
细细写下来,突然发现我在做的事情还挺多的,虽然只是一个开头,后面一定会有不同的情况在等我,但是前头有了光,脚步也更加坚实了一点。
最后的话与期待
当时的我没想到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收获很多,直接的收获上一部分已经写的非常详尽。
间接的收获:认识了跟我一起参加第0期的组员很开心,在我不知道的角度里,他们补充了太多;明白了新切点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多个角度重新认清了自己,虽然一开始有点不那么好接受;学到了亮哥的开会思路、梳理问题的方式,以后跟员工开会也好,我自己想问题也好,都是十分适合的,反复的澄清,最终找到问题所在。
现在才只是开了两次会而已,后面还有四次,说真的,我蛮好奇其他组员的问题是不是也提的不那么准,当问题被推翻重来的时候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心情一直在循环过山车,哈哈,突然想皮一下。
最近因为春节和疫情,很多人已经闷的很难受,我也是,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这样就可以见到组员们,开启下一个场景和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记得是文嘉的,「B端电商运营怎么做,尤其结合社交场景」。
我可得好好想想怎么问他问题了。
非要问到他浑身难受才行。
无论是「流量的获取方式」还是「如何获得一个名份」,问题的立足之本永远都是「你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这个,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反复澄清才会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第一想要的,才能明白挣扎的背后逻辑。
澄清问题的本质,明确自己手上握着什么,缺失什么,最终拿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和动作。
让不可控尽量成为可控。
篇外:
目前80分运营俱乐部第一期上海2个小组正在交付中,如果你也想加入,欢迎扫码填写信息:
当然,在我们开启第二期招募前,你也可以选择先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
知识星球的用户享有以下福利:
1、不定期分享。这个分享,会邀请譬如人力资源行业、运营大佬、产品大佬、技术大佬来对大家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做分析或定位、专业能力上的分享等;当然也会有我们组员的课程内测参与的机会。
2、入组优惠。星球会员有效期内,报名且通过私享会小组的审核并成功入组者,星球会费直接抵扣入组报名费,也就直接减365元。
3、工作机会。你懂的,有公司招聘需求我会放进去。
4、问题解答。你可以在星球内提问,匿名、实名都可以,星球内的大家会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或者给出自己的建议。
5、其他开发中的福利。这个我暂时也还没有完整的规划,只能说,加入的同学一定不会让你吃亏就是。
Photo by Eric BARBEAU on Unsplash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Twitter豆瓣百度贴吧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张记杂货铺 热门文章:
职场 | 听说你要跳槽啦? 阅读/点赞 : 4833/144
扯淡 |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 阅读/点赞 : 4319/109
运营 | 微信运营的几个在线小工具 阅读/点赞 : 4316/124
鸡血 | 少年啊,你就野蛮生长吧 阅读/点赞 : 2894/124
鸡汤 | 一点微小的工作 阅读/点赞 : 2676/98
运营 | 培训课程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阅读/点赞 : 2652/99
扯淡 | 生日快乐! 阅读/点赞 : 2555/112
我是个书生,所以很意气用事 阅读/点赞 : 2496/122
读者说 | 知心姐姐竟然变成女魔头老板 阅读/点赞 : 2438/98
总结 | 张记杂货铺的2016 阅读/点赞 : 1824/134
张记杂货铺 微信二维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分享这篇文章
张记杂货铺 最新文章
原来我是想要一个名分 2020-07-17
知乎的困境与破局之路|从app功能更新说起 2020-07-17
视频号放量更新,效果如何?用数据和你说 2020-06-29
招个助理,另外80分运营俱乐部推个新玩法 2020-06-24
80分运营私享会上海第一期第A组录取通知 2020-06-19
第一次淘宝直播结束,来说说感受 2020-06-16
Base上海 | 惠氏招用户运营经理 2019-08-30
关于运营的100个问题 | No.95 运营需要知道的关于用户标签的一些事 2019-08-27
真·KOC与假·流量池 2019-08-23
友情推荐 | 类类监制,抖音运营课程预售开始 2019-08-2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