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普·懂生活
家庭,是性教育的主战场。
而家庭同性别之间,
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
比如父亲对儿子。
那么,作为父亲的你,
知道什么时候该将
那些关于性的秘密说给孩子吗?
有这么简单?(父亲们在窃笑)
1
自然方式
父亲强有力的臂膀带给孩子前所未有的高度,母亲温暖的怀抱带给孩子最安心的感觉,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典型的男性信息和女性信息。于是,男孩自然地接受和认同父亲,女孩则会喜爱和认同母亲。
父母是男孩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的身体接触和视觉接触中,男孩可以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所以,身为父亲的你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些对孩子的影响将是终身的。
2
服饰和玩具
要让孩子从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性别差异。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服饰和玩具等直观物体,从感知觉方面让孩子认识到性别差异。平时,家长给男孩穿衣服应该更显男性化。从小给男孩留短发。多买与性别相符的玩具,如小汽车、奥特曼等。
3
运动和游戏
性别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当儿童开始把自己看作男孩或女孩时,性别分化就发生了。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改变,他们就会偏爱与其性别标签符合的活动和游戏。家长可以通过运动和游戏来加强孩子的性别分化,譬如可以让父亲带着男孩出去爬山或游泳,鼓励男孩多练习滑板车、自行车等。游戏中,不妨激励男孩独立自主。剧烈些、带冒险性的游戏,可以培育男孩刚强、乐观的品德。
4
身边的男性化因素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缺乏男性化因素,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这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一种性别角色的缺失。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机会给孩子增加男性的气息。增加爸爸在家庭生活中的参与度,选择有男教师的幼儿园,或者男教练主持的兴趣班,给孩子看些具有男性色彩的图画书和电影。
5
独立空间
约两岁时,宝宝们就开始争夺独立空间。这时起,家长要有意识地给他创造恰当的身心独立空间。不要压抑他的对抗,要视察思考和懂得他对抗后面的心理原因和意义,找到缓释和解决的措施,否则可能会阻碍他内在自我的发展。
困惑一:爆痘痘长胡子
轩轩13岁,读初二了。最近他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脸上长出许多小痘痘,嘴边和下巴还长出了小胡子。最可怕的是,下面竟然也长了很多毛。怎么办?这事能跟爸爸聊吗?
困惑二:床单上湿湿的
这天半夜醒来,轩轩发现自己的内裤竟然湿了。摸了下床单,手上沾到了黏黏滑滑的东西。应该不是尿床了啊?他自己偷偷换下内裤后,去卫生间洗了洗,没想到却碰到爸爸在卫生间。
困惑三:有种莫名的冲动
轩轩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成人杂志,私底下偷偷翻看。杂志里是一些女性的裸体图片,看得轩轩心跳加速、脸红耳热。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又想了几遍,闭上眼睛都是杂志里的画面。接下来的好几天,轩轩都有点精神恍惚,常常陷入性幻想,感觉学习要受到影响啊。
困惑四:听说自慰很不好
有一次轩轩从网站上看到裸体美女后,身体上竟然有了反应。他下意识摸了自己的“小弟弟”后,竟然有种说不出的快感。从那以后,他越发控制不住自己,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听说这样很不好,会不会真有什么危害?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策划:王丹 余运西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张贤生
编辑:栾兆琳 张方飞